
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专业的股票配资网,正吞噬着年轻人的积蓄与梦想。
“国家电网安置,就剩一个名额了,速来。”
一到毕业季,社交平台便充斥着这类诱人的广告。
它们以“高端就业安置”、“内部直推”、“超快安置”为名,承诺只要交钱,就能拿到国家电网、烟草局、国企央企的“铁饭碗”。
9万、19.9万、49万……价格标签越刺眼,渴望稳定的年轻人越心动。
2024年11月,兰州警方破获一起特大招聘诈骗案,涉案金额超过8000万元,受害者多达400余人。
所谓内部渠道“保送”央国企,不过是多人配合演出的戏码。
揭开“高端就业”的光鲜外衣,底下是精心设计的陷阱与无数破碎的求职梦。

28万现金摞在桌上,广东潮州的林简义把它交给一个陌生男人,换回一纸承诺。
对方经营着一家“高端就业”公司,宣称能通过“内部渠道”把他送进中国烟草专卖局潮州分公司。
52万元的总价,28万是定金,剩下24万等上岗再付。
林简义太想要这份工作了。
2019年大学毕业后,他全职备考公务员,两次进面试都落榜,最接近的一次只差0.05分。
为继续备考,他在当地法院当合同工,月薪2000多元,连一家三口的基本开支都负担不起。
“国家电网行政岗,不限专业,4.8万当正式工,一次性付清只要3.8万。”这条二手交易平台的信息同样吸引了34岁的赵琳。
她打了十年工,做过销售、自学过编码,最长的工作只干了一年半,经历过多次老板“跑路”。她支付宝转了2.4万定金,没见面就签了合同。
这些年轻人来自不同背景:有人常年考公无果,有人因学历低求职频频碰壁。
但他们不约而同地押注“高端就业”——花钱给未来上个“保险”,即便冒险也值得“搏一把”。

付完定金后,林简义等了四个月。
2024年3月,中介通知他到河南郑州参加“烟草行业岗前培训”。

地点在靠近烟草研究院的酒店,现场有100多名学员,多是年轻面孔。
签到时他被引到角落,组长反复强调:“有人问就说交了4500块培训。”
七天里,他们听“退休干部”讲课,晚上写心得。
几个月后,林简义又赴贵州毕节烟草营销中心“实习”,和20多个“同期学员”分拣烟草。
疑虑逐渐消散,他辞去法院工作,感觉“铁饭碗”触手可及。
对比林简义的培训,河北某五星级酒店的“面试”更排场。
2023年9月,200多名年轻人聚集在大厅,头顶LED屏显示“国家××面试现场”。
赵旭花了54万才拿到入场券。
第一次面试后,中介给了他“题库”,保证下次还从里面出题。
第二次面试果然原班人马、同样问题:“如何看待跳槽?”“加入后有什么计划?”
家长们在外等候时建群交流,发现大家都是“走后门”进来的,每人交的钱数额不同。
赵旭彻底醒悟:这是一场戏。

“只要花钱进去,安心做好本职工作,逢年过节我们安排你和领导聚会,送点土特产,续签水到渠成。”中介这套话术专攻求职者软肋。
他们深谙:合同工首签通常两年,必须制造“稳妥感”让人掏钱。

曾在西安某中介任销售主管的江琦透露,不同机构按资源“分地盘”:有的专攻医院,有的盯学校或军工单位。
他们最爱合作的是名气不大的省属国企行政岗,这类工作轻松、专业要求低,适合“包装”出售。
“利用信息差赚钱,和企业谈好价格再加点。”江琦说。
中介从企业拿到名额后,往往分包五六层代理,层层加价。
售价10万以下的岗位,销售提成1%;30万以上提2%。
高峰期公司单月业绩超200万元,销冠个人月收入能达50万。
前中介代理杨力披露更“实在”的合作模式:大型集团校招后若有空缺,会通过中介补人。

部分社招也为中介预留“大客户指标”。
但多位从业者坦言,最热门的国家电网和烟草局岗位,“至今没见过能真正安置进去的”。

小贾的13万打了水漂。他想进电力系统,被“朋友”李某忽悠交钱。
李某先承诺“23万办成”,还“垫付10万”。小贾凑够13万后,李某改口称可直接上班。
一场“面试”加饭局后,小贾“入职”光伏企业,与供电公司毫无关系。
李某坚称钱已“打点关系”,反要他归还“垫付款”。
网友momo花10万进铁路公司,签的却是劳务派遣合同。报案时警方认定属民事纠纷。
合同未写明岗位,难诉诈骗,市场监管部门不管个人行为。维权无门是多数受害者的结局。
“来找我们的客户,要的是坐办公室吹空调,月入五六千,怎么舒服怎么来。”某中介负责人直言。
2020年后行业“泡沫”膨胀,“原来十几万的岗,被炒到大几十万”。

求职者手持“高端就业安置”合同走出中介公司时,总以为握住了未来。
他们不知道,骗子们正清点着现金,计算下一个猎物的焦虑价值。
当年轻人用父母积蓄换来假工位和空头承诺时,骗子的朋友圈已更新:“国家电网安置,还剩一个名额,来的私。”
参考资料
1. 东方天气网:《花数十万买一个“铁饭碗” 多人实习后发现被骗》
2. 腾讯新闻:《花49万买「电网」工作,被高端就业钓住的年轻人》
3. 信用中国(云南昆明):《毕业后想买“铁饭碗”13万元打水漂 当心高端就业陷阱》
4. 上饶论坛:《国企工作能包办?“打点关系”是骗局》
5. 观海新闻:《记者出击|高端就业?当心“高端”陷阱》
6. 新浪看点:《他花50万买“烟草局”工作》
7. 虎嗅APP:《“高端就业”骗局:那些被中介忽悠“内推”的受害者》
8. 新浪财经:《摘要:你还在为一份稳定的工作发愁吗?》
9. 信用中国(吉林敦化):《重点领域风险提示》
10. 中安在线:《花几万元就能入职央企?求职“捷径”实为“陷阱”》
(小可 老A)
倍享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